金秋十月,新疆若羌迎來紅棗豐收季。近年來,新疆若羌縣以紅棗文化為載體,在促進紅棗銷售之余,大力發展紅棗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條,促進鄉村振興。眼下,若羌縣23.38萬畝紅棗已經成熟,即將進入采摘階段,棗農們正忙著進行采收的前期準備,豐收在望。
圖為若羌紅棗。王鵬攝
2017年起,若羌縣啟動實施紅棗提質增效戰略工程,縣財政每年投入獎勵資金800--1000萬元,以助力若羌縣不斷提高棗園管理科學化、機械化水平。近年來,隨著棗園疏密工作的推進,紅棗產量年年升高,棗園管理機械開始快速推廣,目前電動修枝剪、旋耕機、施肥機、彌霧機等綜合推廣率達到80%以上,棗園管理效率明顯提高,生產成本顯著降低。
圖為紅棗收獲機。劉子薇攝
接受采訪的果農趙連斌有22年的種植管理經驗,家里有20畝紅棗,每畝地能產收紅棗700公斤。他說,種植紅棗會有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經過科學修剪后的棗樹采光、透風好,今年紅棗坐果率比去年高,商品果占到90%以上,預計收入在16萬元左右。據悉,當地農民每年紅棗收入可以占據總收入的50%以上。
若羌縣果農趙連斌正在接受采訪。劉子薇攝
除了紅棗,若羌縣還積極引進紅棗深加工項目,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紅棗附加值。2022年,若羌羌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啟動紅棗深加工項目,投入800萬元引進了一條日產30噸以上的全自動標準化紅棗醋、紅棗飲料加工生產線。其中紅棗醋經過選棗、蒸煮、發酵、淋醋等19道生產工序,棗醋棗香濃郁,酸甜可口,上市后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企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紅棗銷售和村民就業。公司每年收購近千噸紅棗用于深加工,安置了當地50多人就業,紅棗收購季節臨時用工達200余人,每年人工費支出150余萬元。
圖為紅棗醋加工現場。劉子薇攝
若羌每年會舉辦紅棗節暨紅棗展銷會,吸引大量當地居民和游客前來參觀,在展銷會上,除了紅棗還會展示若羌“樓蘭”系列文創產品,目前已推出“樓蘭”系列文創產品近80款,讓神秘又遙遠的樓蘭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
若羌紅棗已經成為傳播若羌文化的良好載體、展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推動民眾增收致富的富民產業,有力促進鄉村振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