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小麥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若羌縣各鄉鎮搶抓時機,使用無人機進行小麥病蟲害防治、除草作業,以科技賦能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為糧食增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近日,在吾塔木鄉依格孜吾斯塘村的農田里,綠油油的小麥長勢喜人,在操作人員的遙控下,無人機騰空而起,在麥田上空來回穿梭。飛機所到之處,麥浪翻滾,霧狀農藥均勻噴灑在小麥葉面上,讓田間管理充滿了“科技范兒”。
“每小時噴灑50畝地左右,每天作業量達400—500畝地。通過一次性噴施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等混配液,達到防病蟲、防倒伏、防干熱風、防早衰的目的,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技術人員介紹說,植保無人機的作業效率是人工作業的50多倍,一臺無人機一小時的噴灑面積相當于人工作業的數倍。不僅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減輕了種植戶的生產作業強度和生產成本。
據悉,相比傳統人工作業方式,無人機可以根據小麥的生長情況和病蟲害分布進行精準高效噴灑,極大地減輕人工勞動強度,提高病蟲防治效率,降低農藥使用量和用藥成本。
“無人機噴肥效果很好,不僅減少了人力,工作效率也很高,小麥地噴灑得很均勻,回去后我也準備用無人機給我的110畝小麥地噴肥。”若羌縣吾塔木鄉依格孜吾斯塘村種植戶卡斯木·吾加布拉說。
若羌縣吾塔木鄉經濟發展辦干部劉偉說:“相比傳統模式,無人機噴灑農藥更省時、省力、省成本,且噴灑農藥的均勻度更好,節省農藥成本可達30%。”
為確保小麥豐產豐收,若羌縣農業部門還深入各鄉鎮召開小麥夏季田間管理技術現場觀摩會,就小麥夏季田間管理技術如何控旺長、促弱苗、防倒伏、夏季麥田病蟲草害防治等管理措施進行詳細講解,確保夏糧穩定增產增收。
近年來,若羌縣大力推廣機械播種、無人機施肥、無人機病蟲害防治以及機械化收割等科技化種植手段,推動了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的發展,為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