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備受關注的第二屆樓蘭文書暨木簡牘學術臨摹專項展在若羌縣樓蘭博物館二樓展廳開展。
行走入內,展廳里游客如織。以筆當槍,以墨為歌,近千幅書簡、木牘、樓蘭文書、吐魯番殘紙等作品,重現古樓蘭文明,形成了獨特的樓蘭文化景象,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佇立畫前,或琢磨畫境,或討論技法……
“我是美術愛好者,在微信群看到此次樓蘭文書暨木簡牘學術臨摹專項展活動,今天特意和朋友一起過來觀看。”來自烏魯木齊的居民李小麗說,文書展是國家繁榮昌盛的標志,這場展覽也將會成為樓蘭文化發展的一個契機。
據了解,此次展覽分為四部分。既有樓蘭文書、黃文弼71枚木簡200余片及其它木牘若干,又有近年出版的各種樓蘭學術專著、論文集和發表的報刊雜志。展出嵌入式樓蘭文書系列冊頁12夲,臨摹樓蘭文書近200余幀,拓片為主,部分框裱,包含吐魯番文書,有少量的木簡和木牘實物等。
樓蘭簡牘文書書寫古樸、率真、不拘泥成法,天姿爛漫,直抒胸臆,高古而濃有隸意,個性鮮明,為廣大樓蘭愛好者同仁所喜愛。“此次專項展正是弘揚樓蘭文化、宣傳樓蘭文化的一次踐行和實踐,也是響應中央提出的“文化潤疆”工作的一次重要實踐,積極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書寫著新的詩篇。”中國書法家協會成員、中國評論家協會會員、樓蘭書社社長任小平說道。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